同樣是5G,為什麼有的網速起飛,有的比4G還差?

2023-03-19 05:50:35 字數 2027 閱讀 2177

轉眼間,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時代已經一年有餘,近日,各大運營商相繼宣佈其5g sa組網正式投入商用,全球規模最大的5g sa商用核心網路儼然已經形成。那麼,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,當前是否已經能夠體驗5g sa網路,5g sa網路相比nsa網路在實際使用體驗上有哪些差異,本篇將通過一鍵測速app用數字告訴你答案。

首先,援引華為終端微信***文章"關於華為5g雙模手機,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",帶各位讀者簡單瞭解一下sa/nsa兩種組網模式的基本差異(演示imywmtqol圖亦來自該篇文章):

所謂nsa,指的就是"非獨立組網"(non-standalone)的5g網路模式,即"5g基站+升級的4g核心網",就像由4班老師同時擔任兩個班級的班主任,成本低,但4班老師不具備5班老師的全面能力,所以在nsa網路環境下的5g目前只能滿足高速率這一個應用場景。

而相對應的,sa指的則是"獨立組網" (standalone)的5g網路模式,即"5g基站+5g核心網"。當每個班都有單獨負責的班主任老師,能夠滿足不同班的不同需求,是長久方案。所以在sa網路環境下可以同時滿足高速率,低時延,大連線三大應用場景。

以上結論是否成立,我們做一下對比測試:

測速裝置:華為mate40pro;

sim卡:移動4g和電信4g(運營商限速均為300mbps上限)。

測速app:華為一鍵測速app

因電信卡需要開通5g sa功能才能連線5g sa網路,否則只能連線nsa網路,移動卡直接可以連線5g sa網路,所以本文後續測試中手機網路為移動5g+電信4g,移動卡分別連線5g sa/nsa網路。

一鍵測速app是華為官方團隊推出的一款整合行動網路程式設計客棧和wifi網路上傳、**以及診斷功能的專業測試工具,一鍵點選,快速出結果;支援自動/手動尋找測試伺服器;測試結果可顯示ping時延、上傳、**的速率、抖動、丟包率等資訊。

測試環境分別選取26層高樓室內及26層高樓陽臺,上圖可以看到指南針app中利用定位、氣壓計、聯網天氣等資訊計算出來的海拔高度為118米。

進入開發人員選項-5g網路模式選擇,選擇sa+imywmtqolnsa模式,手機自動優先連線5g sa網路。如果連線到sa網路,手機的網路狀態頁面可以看到行動網路型別為nr,反之,如果顯示的是lte;

在26樓室內或陽臺,分別讓mate40pro連線到nsa或sa網路,依次使用一鍵測速app在不同網路環境先後進行測速。

1. 室內nsa,5g訊號強度在-101dbm左右,**、上傳速率分別為112.71、2.74mbps,延遲15ms。

2.室內sa,5g訊號強度在-95dbm左右,**、上傳速率分別為156.54、3.45mbps,延遲27ms。相較於室內nsa,訊號強度略有增強,**速率有比較明顯的提升,延遲卻略有增加(值得思考)。

3.陽臺nsa,5g訊號強度在-73dbm左右,**、上傳速率分別為293.76、55.72mbps,延遲14ms。整個網路體驗較室內均有較大提升,已經基本跑滿運營商對**速率的限制。

4.陽臺sa,5g訊號強度在-71dbm左右,**、上傳速率分別為297.5、50.51mbps,延遲16ms。相較於陽臺nsa,訊號強度其實差別不大,**、上傳速率、延遲等也沒有明顯的表面差異。

一鍵測速顯示的速率是平均的穩定速率,而非峰值速率,app支援從"測速結果"中檢視測速過程中的變化。陽臺sa峰值速率一度達到435mbps,大大突破了運營商的**速率限制,而同在陽臺測速的nsa峰值速率一直被死死得壓在295mbps以下。

從以上測速結果可以看出,當訊號強度ok且**限制**速率的情況下,nsa的**速率其實和sa差距不是很明顯。但是所有環境中,nsa真的可以和sa一樣達到滿分嗎?

其實不然,nsa網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常常會出現imywmtqol從lte/nr雙連線掉到瞄點5g的情況,甚至可以imywmtqol說是"假5g",即使關閉5g省電模式(實質就是智慧選擇4g/5g網路,提升裝置續航)、訊號強度並不弱,甚至換一個運營商,nsa網路依然會掉nr連線。

其實,5g sa/nsa孰優孰劣,一鍵測速app已經在網路診斷結果中給了明確的指示,可以發現上面關於網路診斷的截圖中,只有sa網路連線中使用的網路型別被一鍵測速app顯示為5g,nsa則被顯示為4g。

本文標題: 同樣是5g,為什麼有的網速起飛,有的比4g還差?

本文地址: